家具与建材

投稿

慧乐居> 快讯 >正文

以“最强纤维”撬动全球市场 九州星际开启新材料产业新时代

2025年09月16日16:34 来源:慧正资讯

慧正资讯:在如东沿海工业区的现代化厂房里,一种细如发丝却强过钢丝15倍的“超级材料”正源源不断产出。作为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(UHMWPE)纤维领域的领军者,九州星际科技有限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擎,在高性能纤维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。截至2025年8月,其如东两大生产基地已实现1.9万吨纤维产出,新扩的2万吨项目释放1.2万吨核心产能,为国防军工、海洋工程等战略领域提供了坚实的材料支撑。

3.png产能跃升:从全球第一到产业集群的跨越

九州星际的产能扩张之路堪称行业典范。其洋口港经济开发区项目总投资40亿元,规划建设56条生产线,一期工程已建成16栋厂房、投产32条生产线,成功释放1.2万吨产能。按照规划,到2025年底洋口港厂区产能将增至2万吨,配套7栋厂房同步投用;中强纤维项目规划4万吨产能,远期目标直指8万吨规模。这一布局不仅巩固了其全球第一的地位(现有3万吨纤维和6000吨UD布产能),更推动如东成为全国最大的UHMWPE纤维产业集群——全县产能规模已接近3万吨,占国内市场份额60%以上。

值得关注的是,九州星际的产能扩张并非简单的规模复制,而是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质的飞跃。2025年投入超1亿元打造的自动化检测系统,实现了从生产到仓储的全流程无人化操作:车间内轻轨式输送网络高效运转,产品分拣、包装、出入库全程无需人工干预,生产效率提升30%以上,产品一致性误差控制在0.5%以内。这种“智造”升级,使其在应对高端市场需求时更具竞争力。

技术攻坚:突破“卡脖子”环节的中国方案

UHMWPE纤维的生产工艺堪称材料领域的“珠穆朗玛峰”。其分子链长达150万-500万,特殊结构要求生产过程中需精准控制溶液纺丝、凝胶萃取等关键环节。九州星际历经10余年技术打磨,不仅攻克了抗蠕变性能提升这一行业难题,更在国内首创无溶剂短流程工艺,使生产成本降低15%,产品绿色环保指标达到欧盟REACH标准。

这种技术突破体现在产品矩阵的丰富性上。从最初的400D单一规格,到如今覆盖10D-6400D的数百个规格,九州星际开发出防弹专用、防切割、有色纤维等差异化产品,可满足从军工防弹衣到民用防割手套的全场景需求。

UHMWPE纤维是一类分子量在150万~500万之间的高性能纤维,具备耐磨、抗冲击、比强度模量高等优势,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军工、船舶等极端环境领域。特别是可用于防弹、飞行器等高端领域,属于关键战略材料。

从工艺来看,UHMWPE纤维生产工艺复杂,特殊分子结构和性能要求对生产加工工艺及原料要求极高。在这一领域,我国自上世纪80年底启动研发,在政策引领下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全球主要产地,产业集群效应显著。

市场方面,据同益中年报显示,预计到2030年,全球UHMWPE纤维需求量有望达20万吨,2025-2030 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%。

竞争格局方面,目前全球仅荷兰、美国、日本、中国4国实现UHMWPE纤维量产。海外代表企业有DSM、霍尼韦尔、日本东洋纺等;国内则有九州星际、北京同益中、山东爱地、中石化仪征化纤、江苏九九久、江苏锵尼玛、浙江千禧龙纤、盐城优和博等。

在技术研发层面,九州星际构建了“产学研用”一体化创新体系。与东华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等10家高校共建研发平台,在超高分子量树脂合成、复合材料开发等领域取得12项发明专利。例如,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开发的纳米改性技术,使纤维抗紫外线老化性能提升3倍,可满足海洋工程2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要求。这种开放创新模式,使其研发投入产出比达到1:8,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
未来展望:从材料供应商到行业标准制定者

面对2030年全球20万吨的市场需求(年复合增长率6%),九州星际正从三个维度谋划未来:

产能升级:洋口港二期5万吨中强纤维项目将于2026年启动,重点开发适用于风电叶片、汽车轻量化的复合材料,目标占据国内中高端市场70%份额;

技术输出:计划在2027年前主导制定3项国际标准,推动中国方案成为全球行业标杆;

绿色转型:投资建设的万吨级废纤维回收项目已进入中试阶段,目标实现95%材料循环利用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实现。

这种战略布局,使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从单纯的生产商向“材料解决方案提供者”转变。正如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任大贤所言:“我们不仅要做纤维的生产者,更要成为高性能材料应用场景的定义者。”从如东走向世界的九州星际,正在用一根纤维的力量,重塑全球材料产业的竞争格局。

热门专题

慧乐居欢迎您关注中国家居产业,与我们一起共同讨论产业话题。

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

E-mail:luning@ibuychem.com